考试祝福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考试祝福语 > 导航

八年级物理教案(人教版)

发表时间:2024-09-06

八年级物理教案(人教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平均速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物理教案(人教版) 篇1

一、指导思想

本教材是最新的版本,在使用这套教材时,就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这样的教育思想,最终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目标。

在教学中就要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关注学生的生活习惯,注重物理与各学科的联系,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所以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用“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进行教学,让学生从想学物理到热爱物理。

二、工作目标

(一)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学情分析

我所承担的是八年级的物理教学。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太好,有些学生讨厌理科学习,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作业马虎了事,抄袭作业严重且,写字不认真。部分学生学习虽然刻苦,但十分吃力,效果不好,学习方式不得法。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抓好基础知识,是教学的重点。

四、教材总体分析

(一)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能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

(二)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物体的惯性。能用语言表述牛顿第一定律。知道二力平衡条件。了解摩擦力。

(三)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初步认识大气压强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浸没在水中的深度等无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知道潜水艇浮沉的原理。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简单解释飞机的升力。

(五) 理解功、功率的概念。会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分析机械能可以相互转化。

(六)了解杠杆和滑轮在生活中应用,理解机械效率。

五、教学措施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分析学生不能学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就无法形成系统的物理知识结构,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信心。因此,本学期开学起,就要很下功夫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其中多做有趣的物理实验和多讲物理科学故事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平时教学语言要多变和适当增加幽默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三)认真钻研教材,备好课。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为了能够更好地把握教材,理解教材的意图,我们将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统一教学内容,统一进度,吃透教材的知识点,并能选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教学,以保证学生既学得轻松,又学得透澈,没有过重的学习负担。加大备课力度。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新问题。想法解决计算题丢分大的问题。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四)指导学生预习新课,对基础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多提问些简单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及格率和平均分。

(五)重视实验教学,对教材上规定的演示实验,全部要在课堂上演示,并争取将某些演示实验改为“边学边实验”。在课后多接触学生,多指导学生做一些课外小实验,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乐于学习物理。

(六)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 第七章第一、二节

第二周 第七章第三节以及复习

第三周 第八章第一、二节

第四周 第八章第三节以及复习

第五周 第九章第一、二节

第六周 第九章第三、四节

第七周 第九章复习

第八周 第十章第一、二节

第九周 第十章第三节以及复习

第十周 第十一章第一、二节

第十一周 第十一章第三、四节

第十二周 第十一章复习

第十三周 期中考试

第十四周 第十二章第一、二节

第十五周 第十二章第三节以及复习

第十六周 复习第七、八章

第十七周 复习第九、十章

第十八周 复习第十一、十二章

第十九周 模拟到期末考试

八年级物理教案(人教版) 篇2

一、教学环境

初二学生刚处于发育阶段,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这给接受物理提供了个很好的前提;但又由于学生思维维能力还不成熟、认识水平还有限、学习基础还不够扎实,还有各个学生的身心发展不一样,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作为一名物理老师,既看到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扬长避短,发挥各个学生的优势,不仅让学生成才,更让学生成人!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懂得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会在实际生活中做到简单的应用;

清楚物理学在科学技术上的重要性和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生活和做实验的能力,能够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散思维,对一些新型开拓的题目能够举一反三地进行解答;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措施

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领会物理教学的精神实质。由于本学期使用的新教材,我将严格按照大纲要求不提高难度同时也不降低难度,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的能力。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主人时积极性就会大大的提高,会认真观察思考和实践。教学中,鼓励和支持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适当指导并引导他们学会各种学习方法。

追求课堂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努力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教学手段和形式不能一成不变,应当时常更新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让更多知识进入课堂教学,用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让他们学而不厌!

加强教材中的演示及学生实验。初中的物理教学主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因此加强实验,会让教学事半功倍,更可培养学生注重实验现象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将在教学之余,学习各种有关物理知识,扩大自己的学习面,学习有关教学理论,时常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及下载学习一些名师的教学录象,吸取他人优点再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

八年级物理教案(人教版) 篇3

这个学期我担任两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通过了解发觉有一部分的学生在初一的时候已经对学习不感兴趣,现在上了初二,而且是初二学生新学习的科目,因此在开学初必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打好基础,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为了很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以下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1、备好每一节课,严格按照备课组分工的安排,备好自己负责备课的范围和内练习,备好每一节课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成绩。备课要备设计教学目标任务,备设计教学流程等。

2、做好培优辅差工作,特别是与三率比较接近的学生加强辅导,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多指导他们学习上的方法,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3、吸取经验与教训,及时发现上课方面以及在其他方面当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进修,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平时多听课,吸取他人教学之长并且多向同备课组老师学习,吸取他们成功的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4、重视实验,包括规定的演示实验、科学世界、STS里面的小实验等,并且指导学生做一些课外的小实验,以增加学习物理的兴趣。

5、教学方法要多样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同时严格要求学生,打好基础练,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6、利用教材中的科学家、爱国人士、唯物论者等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教材中有许多,他们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爱科学、爱祖国等优秀品质。

八年级物理教案(人教版) 篇4

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要求加深学生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掌握停表的使用,会测时间。

3、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使学生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体验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的方法,具有初步解决生活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准确计时对学生实验技巧要求较高。

2、在课外活动时,保持好学生上课的组织纪律性。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实验器材

学生:停表、卷尺、小红旗。

地点:操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演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提出问题:在物理学中,用什么物理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什么?速度的计算公式和速度的单位是什么?

再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三底端,学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做的是什么运动?在物理学中,用什么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程度?如何计算一个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

学生正确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练习测量物体运动时的平均速度。

二、新课教学

(1)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第45页“四、平均速度的测量”一节内容,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测量我们步行30m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学生讨论后回答出,用刻度尺量出步行通过的路程,用秒表测出步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再利用,可以求出步行通过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教师明确:本节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依据的原理是,需要测量的是步行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2)了解实验仪器,学习使用秒表

提问:使用刻度尺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出,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线,使用时要放对、读时、记对。

使用秒表前应观察什么?

学生回答,应观察秒表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线。教师让学生观察秒表,明确秒表的最小刻度是0.1秒,读数时准确到十分位即可,并介绍秒表的启动、止动、回零等使用方法。

带领学生练习用秒表记时,教师将一小车放于外面顶端,将金属片至于斜面底端,并开始读秒:“5、4、3、2、1、0”;读到“0”时释放小车,学生启动秒表计时,当听到小车撞击金属片的声音时,学生立即按下停表几位学生报数后,教师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然后介绍实验步骤。

(3)介绍实验步骤

等下我们将到大操场上去完成今天的实验内容,要求同学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应认真操作,遵守纪律,下面老师先将今天的实验步骤介绍一下:

1、在操场上,测出30m的路程,每隔10m做一次记号。[

2、选出三位同学做记时员,分别站在10m、20m、30m处。

3、选出一名发令员,以小红旗的下落来表示开始。

4、选手可以分别采用正常步行、竞走或跑步的形式完成30m的路程。

5、组内互相交换角色,重复实验。

6、将每一次的实验数据填在书第45页的表格中。

学生到操场上完成实验,教师巡视,随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辅导,纠正错误操作。实验完毕,要求学生整理实验器材,回到教室。

(4)实验结果讨论

将几组学生填好的实验表格展示出来,对比每组的实验数据,教师提出问题:

提问:通过实验求得的不同路程里的平均速度是否相等?

明确:不相等。做变速运动的同一物体,在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并不相等,平均速度描述的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S这段路程或在t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严格地讲离开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平均速度是没有意义的。不过,生活中我们所讲的某人步行速度是1.1m/s,高速公路上汽车速度是30m/s,这也是平均速度,是一般而论的,并不要求指定时间或路程。

教师再次强调求解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用物体通过的这段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三、课堂小结

1、可以利用公式来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2、学习并掌握停表的使用方法。

3、能够测量正常步行、竞走和跑步的平均速度。

四、布置作业

1、完成书第46页的实验2和实验3,请同学们分别设计出实验方案。

2、完成本节课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器材、简单的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数据的记录(一般用表格呈现)、实验结果。在实验报告的后面还可以提出问题并对本实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八年级物理教案(人教版) 篇5

一、教学目标

本学期旨在八年级物理启蒙教育的基础之上进一提高学生发生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思维,并能用物理的、科学的方法解释实际生活中一些有关的物理现象。

工作目标: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愉快度过每一个课堂四十五分钟,让学生对物理学科更有兴趣;

2、每一位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

3、学生能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比如:动滑轮省力、理发用的剪刀与剪铁皮的剪为什么不同、人是如何把饮料吸上来的、为什么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的温度变化小等等,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得到提高;

4、学生思维开阔,能对多各种类型的计算题运用多种途径进行解答;

5、开展好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二、教材内容分析及课时安排

九年级物理主要是关于力学和能量的学习,共计七章。本学期将完成前六章知识的新授内容。内容分别是: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6课时新授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8课时新授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6课时新授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8课时新授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6课时新授

第十六章:热和能6课时新授

另外有6课时学生分组实验操作:

1、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

2、二力平衡的条件;

3、杠杆平衡的条件;

4、液体压强的规律;

5、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6、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共计46课时新授完成本学期全部教学内容。

三、学科渗透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教材中有许多科学家、爱国人士、唯物论者,他们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我在教学过程中,会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爱科学、爱祖国等优秀品质。

在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中,我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三基训练”、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教学等,并在教学之余提高自身教学素养,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进修,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还将在本学期利用业余时间钻研动画制作,使自己熟练掌握flash制作水平,让自己的课件制作辅助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并力争上好几堂高水平的教学观摩课。

八年级物理教案(人教版) 篇6

一教学目标

初二物理第一学期的主要任务是五个单元,分别介绍声、光、状态变化、电路四个方面。教材改革后,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物理与社会息息相关,让学生学以致用。除了传授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学期初二物理教学努力提高平均分,优秀率,通过率,各种排名。

二、教材分析

新教材主要要求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尤其是将知识与社会联系起来,因为新教材增加了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即“科学、技术和社会”,旨在让学生用手和大脑学习物理,理解物理,应用物理。但是新教材没有习题,也说明了新教材对培养学生的新要求。学生只需要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然后联系周围的现象,学会理解和分析周围的一些常见现象。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班级情况分析

初二(2)学生课堂纪律好,但理解能力不够强,课堂表现不够活跃,回答问题不够主动。

初二(1)的学生上课纪律好,比较主动,能适应新教材,但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总的来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加强,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

四、具体措施

(一)搞好常规教育

1、认真学习教材、教职员工,认真备课,上好第一堂课,认真批改作业,鼓励学生提问,耐心向学生讲解。认真做好备课、上课、课后总结。

2.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吸收有经验的物理老师的教学方法,多向他们提问,努力寻找更好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3.加强阅读,多了解新闻和新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分享,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优化课堂教学,严格遵守纪律,积极开展物理实验,多做实验演示,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勇于讨论,多思考,多观察,多做。

(二)基础知识教学

1.新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点并不多,所以课堂上的知识讲解更注重将知识运用到现象的分析和理解中。

2.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分析,每一章都进行测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

八年级物理教案(人教版) 篇7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速度概念;知道平均速度是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并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问题。

2、知道瞬时速度是精确描述变速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知道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知道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3、运用平均速度的定义,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成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从而渗透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的方法。它体现了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体现了用已知运动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的运动研究复杂运动的重要研究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是运动学的重要概念,平均速度的提出,体现了用匀速直线运动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等效研究方法,即用变速直线的平均速度,就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为匀速直线运动处理。当然它只能是粗略地反映了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应该强调,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或不同位移上)的平均速度是不同的。因此,提到平均速度时,要明确是指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以上以百米运动员在10s内跑完全程为例,均可作有力地说明。

讲平均速度的目的之一在于引出瞬时速度的概念。例如提出百米运动员跑到60m位置时的速度能加速到多大?为此可测运动员前后10m内这20m的平均速度;前后1m内这2m的平均速度;……即时间间隔(或位移间隔)取得越短的平均速度,就越接近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也可说成运动的物体从该时刻或该位置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可介绍"阿特伍德机"用此方法测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的方法。

教材上通过行驶中的汽车的速度计,既表明瞬时速度可测,又说明汽车的速度在不断变化,而速度计则反映出这一变化的精确过程。

指明通常说的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也可指出速度的大小称为速率。

三、教具

汽车速度计。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我们讨论了匀速直线运动。真正能做到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都相等的匀速运动是很少见的.。通常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一般要经历从静止到运动,又由运动到静止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不断变化的。例如,飞机起飞的时候,在跑道上越来越快;火车进站的时候,运动越来越慢。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不相等,我们称之为变速直线运动。

(二)新课教学

1、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不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也就是说,做变速直经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不相等,所以它没有恒定的速度。怎样来描述它运动的快慢呢?

例如,百米运动员,10s内跑完100m,可以说他平均1s内跑10m。这里就给出平均快慢的概念。

2、平均速度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说明:这实际上是把变速直线运动粗略地看成是匀速运动。

例如:百米运动员跑100m用10s,他的平均速度

若这位运动员自始至终用10m/s的速度匀速跑完100m,所用时间也为10s。

总效果相同。

这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方法,即用已知运动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运动研究复杂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另外,平均速度只是粗略地表明了物体运动的快慢。或许对于此百米运动员,我们很难找到他哪个1s跑了10m。

需要强调的是,10m/s只代表此运动员在这10s内(或这100m内)的平均速度,而不代表他前50m的平均速度,也不代表他后50m的平均速度。

例如,汽车在第一个10min、第2个10min和第三个10min的位移分别是10 800m、11 400m、13 800m,可分别求出它在每个10min的平均速度,以及在这30min的平均速度,见下表:

第1个10min 第2个10min 第3个10min 这30min

s/m 10800 11400 13800 36000

18 19 23 20

从表中可以看出,平均速度应指明是哪段时间的。

还可以看出上述汽车是做变速直线运动,知道了车每10min的平均速度,就比只知道汽车在这半小时的平均速度,对汽车运动的快慢了解的更准确。

又如,要知道百米运动员通过的60m位置时的速度,方法有:可测他通过前10m到后10m这20m的平均速度;

可测他通过前1m到后1m这2m的平均速度。

……

选取的位移间隔(或时间间隔)越短,就越能准确地知道运动员通过60m位置时的速度。

若设想运动员跑到60m位置时,改做匀速运动,测出他以后匀速运动的速度,就知道了他通过的60m位置的速度。

3、瞬时速度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瞬时速度才能精确地描述变速运动。

实例:火车提速。

汽车速度计——用实物或图显示。

展示"物体运动速度"表——课本p。53。若认为以某一速度开始做匀速运动,也就是它前一段到达此值的瞬时速度。

可用"阿特伍德机"说明测变速运动的瞬时速度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什么是平均速度?应注意什么?

什么是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通常说的速度应指瞬时速度,速度的大小称为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