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祝福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考试祝福语 > 导航

中班《我会整理》教案

发表时间:2024-10-07

中班《我会整理》教案(精华10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我会整理》含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我会整理》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要保持房间和自己用的物品的整齐。

2、学习整理自己的房间,能按物品的种类有序地摆放物品。

活动准备:

1、请家长提供幼儿房间的照片。

2、故意弄乱的教室或活动室。

3、练习册

活动过程:

1、通过讨论进入活动主题。

——教师:你有自己的小房间吗?你的房间里有什么?爸爸和妈妈的房间里有什么呢?(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2、教师出示照片,让幼儿猜测这些分别是谁的房间的照片。

(1、)教师:猜猜这是谁的房间?照片上的房间让你有什么感觉?

(2、)幼儿猜测并回答。教师小结:照片中的房间有的比较凌乱,有的比较整齐。

3、引导幼儿讨论使房间整齐的方法。

(1)教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房间整整齐齐呢?

(2)幼儿讨论交流。

(3)请房间整洁的幼儿说说自己或父母整理房间的经验,如按照物品归类,将物品有序地摆放在相对固定的位置上等等。

4、让幼儿学习按照有序的方法收拾教师里的用品。

(1)教师:你们看,我们的教师很乱,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收拾教室吧。

(2)幼儿开始动手分区收拾教室。

5、幼儿间交流将教室收拾整齐的方法。

中班《我会整理》教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一次户外活动结束后,很多小朋友把自己脱下来的衣帽到处乱丢,说了好几次但效果不佳。基于我班幼儿习惯的现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纲要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新《纲要》中明确规定了幼儿社会教育的基本目标。指出:要教育幼儿尊敬热爱父母、长辈、老师、同伴;活泼开朗、诚实勇敢、学会友爱、互助、合作、谦让、分享;养成良好的学习、游戏、生活的习惯等。以培养幼儿的良好的亲社会性和社会适应能力。我有意的设计了这一社会活动《我会整理》结合《弟子规》中“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吸取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读物《弟子规》一书中的宝贵精神养分。依据我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现状,选择了弟子规中的第三章《谨》的“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通过恰当、生动、适宜的教育,让幼儿理解的,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所学内容的思想,能够明理。并指导日常行为。

2、通过学习,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引导幼儿有序的摆放衣物,尝试将衣物进行分类摆放。

三、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定位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思,熟读经文;活动难点是掌握所学内容依据所学指导自己的行为。

四、活动准备:

1.设置情境、

2、VCR字卡、

3、小动物头饰、让幼儿自备上衣、帽子、鞋子。

五、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观看VCR——问答讨论——游戏体验整个活动我将他分为四大环节。

序:设置情境请大班的小朋友客窜扮演小动物的角色说: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去邀请小熊出去玩,“小熊小熊咦小熊怎么不出来呀?”让我们去看看。这一环节的设计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2导入课题,请幼儿观看VCR并提问:

大家看到小熊家乱七八糟。发现它有一些不高兴,询问:小熊,你怎么不高兴?我的衣服不见了没有衣服穿,不能出去玩。问:需要我们帮助吗?(自己平时乱丢东西,找不到要穿的衣服,不能出去玩了,谁能帮帮我呀?)提问:

(1)小熊为什么找不到衣服?

(2)小熊的衣服怎么这么脏?

通过幼儿自由讨论,得出结果。

(3)教师小结:脱下来的衣服和帽子,要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不能到处乱丢,以免把衣帽弄脏。

2、出示所要学习的句子。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重点识字:“定”“乱”

出示字卡,送字宝宝回家。来加深对这两字的认识。

请幼儿反复诵读。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3、小朋友帮助小熊收拾衣物:

淘气的小熊太糟糕了把家里弄的乱七八糟的。衣物丢的满地都是,小朋友能不能帮帮小熊。

(1)请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好办法

(2)幼儿整理小熊柜子将衣服、帽子、鞋子尝试有序的分类摆放。

提问:在平时你是怎样做的?

4、摆放衣服:请幼儿把整理好的衣服放到衣柜里,请小熊来看一看。小熊:这件上衣怎么去了别人的家呀?它的家在哪里呀?

(小熊拿起那件衣服请大家帮忙)

5、给小衣柜贴标志:

6、小熊非常满意,感谢小朋友帮她把衣服分层整理,表扬小朋友摆放的东西整齐。

7、小熊知道以后按照衣柜标志摆放物品,养成好习惯。

分组操作按标志摆放自己的衣物。边摆放边说: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活动延伸:

活动后在班上设置生活区让幼儿自己整理摆放衣物。

活动评析:

本次活动中我遵循了儿童学习的心理过程,1运用情境导入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直观法:让幼儿通过观看情境表演直接获得印象。讨论谈话法:是让幼儿互相讨论中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充分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同时也让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游戏体验法、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们的记忆效果就明显提高。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始终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用自己的语言启发幼儿,尊重幼儿学习的主体性,注重幼儿活动的过程。再加上教师亲切自然的激励性语言、自由宽松的活动氛围等,让幼儿始终保持一种积极、轻松、愉快、自觉的状态参与到活动中。孩子们将在情境导入法、直观法、谈话法、游戏体验法多种感官参与中看一看、说一说、玩一玩中去学习弟子规。

这是整个活动的最后一环节体现了趣味性,突破了难点,能充分满足幼儿的活动欲望,幼儿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按要求摆放衣物。给每个幼儿提供了表现的机会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最终达到展现活动的目的。

中班《我会整理》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会有条理地收拾、整理物品。

2、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3、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的精神,乐意为他人服务。

活动准备:

布置场景:小猪憨憨的家。

多媒体课件《小猪憨憨的生日》。

活动时候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活动主题

播放多媒体课件“今天是小猪憨憨的生日,小动物们都去为他庆祝生曰,小朋友仔细看看小猪家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情呢?”

教师引出问题,“憨憨不会整理,你们会整理吗?” “请小朋友告诉老师,你们在平时生活中,会整理什么东西呢?”幼儿自由讨论。

二、带幼儿到情境中去,并提出活动要求

“大家真的很棒,会整理很多东西。那你们想不想到小猪家里去,帮助小猪整理乱糟糟的家呢?”

简单介绍小猪家的东西。“小猪家的东西可真齐全,有沙发、有茶儿、有挂衣架、有鞋架、有玩具柜”。“请小朋友开始帮忙整理吧!”

整理活动结束,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小朋友都整理好了吗?你是怎样整理的呢?

三、再次观看多媒体课件,学习正确的整理方法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动物们是怎样帮助小猪整理的!”请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提问:小动物是怎样帮助小猪整理他家的呢?向幼儿提出更高的整理要求。

四、分小组进行检验,有没有有序的整理

“小朋友们,你们刚才都整理做对了吗?”“请你们去检查一下,你想去哪个区域,就举手告诉老师”。

五、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带着孩子一起,检验劳动的成果。

“小朋友们真能干,学会了有序地整理好东西,现在跟着老师,来夸夸自己吧!”“我会整理,垃圾扔进垃圾萎。“我会整理,鞋子放在鞋架上”。

活动开始孩子们通过倾听故事引出问题:憨憨不会整理?你们会整理吗?让孩子说说平时是怎样整理的?然后带幼儿到情境中去使幼儿亲身体验,亲自参与整理。再通过讨论,观看多媒体课件,进一步学习掌握有序的整理方法,整个活动我都是让幼儿去发现并解决问题。最后让幼儿自由选择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再一次进行有序地整理。活动中,通过师幼间,同伴间平等的对话交流,让孩子独自探究完整整理的原则和方法,使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真正转变为幼儿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

整个活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尤其是最后孩子看见凌乱的小猪家,通过孩子们自己的劳动变得整整齐齐,那种喜悦的感觉是不能用言语来表达出来的。活动的过程是层层递进,环节非常紧凑一环扣一环。

当然我也发现在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活动最后检验整理成果的时候,我怕孩子整理不好衣帽架,所以我就自己动手去整理了,其实我应该充分地相信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整理。

有几个小朋友被玩具吸引住了,我没有用很有效的方法把他们的精力回转过来。

活动中自身语言还不够精练,所提出的问题过于烦琐。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活动课的反思。

中班《我会整理》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p51-p53第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组织学生整理知识要点,体验自己学习的收获,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流程

一、回顾与整理

1、问:这一单元,你们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分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整理

二、练习与应用

1、第51页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2、第51页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评讲,可指导在直线上表示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方法。

3、第3题,口答

4、第4题

让学生结合情境解释分数的意义。

重点讲解第3小题:小明从家到学校,1/6小时正好走了全程的2/3。

1/6小时是把1小时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6份,小明的'时间相当于其中的一份。

5、独立完成第5、6题

评讲总结方法

6、做第7题

让学生运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进行填写。

指导1.7的填法:一、可以把1.7看成1和0.7的和。0.7是7/10;二、把1.7直接看成是17/10,从而得出结果。

7、做第8题

引导:前两题可直接根据小数意义,改写成小数,后两题要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通过计算改写成小数。

8、做第9题

(1)试做

(2)分析小结:要将分数化成小数再比较

(3)讨论怎么样将带分数化成小数

三、课堂总结

中班《我会整理》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让学生把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形成知

识的体系,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解方程的正确率和速度。

3、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整理本单元的知识,使之形成知识的体系。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反思

提问: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说出:方程、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

仍然是等式。

解方程:求方程未知数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1、举例说一说等式和方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等式有哪些性质?你是怎样解方程的?

3、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你是怎样想的?

小组内逐一交流这3个问题,有组长组织。

全班交流。

二、练习与应用

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选3题让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帮有错的学生订正。

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小组交流这4题的.方程和解题过程,没有意见的就通过。

全班交流:

(1)交流有困惑的地方。

(2)交流有不同意见的题目。

4X=10

1.6X=5.6

X+7=17

X+110=250

三、课堂作业

练习与应用的第1、4题。

中班《我会整理》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幼儿能够掌握基本的整理物品的方法和技巧,识别不同种类的物品并放置到合适的位置。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学会如何分类和整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幼儿对整洁环境的喜爱,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自理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具:各种玩具、书籍、衣物等日常用品。

(2)学具:储物箱、置物架、标识卡片等。

(3)环境:布置一个有秩序感的活动区,提供足够的空间供幼儿进行整理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培养幼儿按照类别和用途对物品进行分类的能力。

2. 难点

引导幼儿理解整理物品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情境设置:“宝贝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叫做‘寻宝游戏’。但是这些宝贝都乱糟糟的,我们首先要怎么做呢?”

(2)启发讨论:引导幼儿自由发言,提出需要先整理好这些物品。

2. 新课内容呈现

(1)教师示范:“看,老师这里有一本书,我们应该放在哪里呢?对了,放在书架上。这个玩具车呢?是的,放在玩具箱里。”

(2)互动提问:在示范过程中不断停下来,向幼儿提问为什么要这样整理。

3. 幼儿操作练习

(1)分组操作:“现在请小朋友们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区域,比如图书区、玩具区,然后开始整理你们的物品吧!”

(2)个别引导:教师巡视指导,对于操作不正确的幼儿及时给予帮助和纠正。

4. 巩固提高

(1)角色扮演:“现在我们来玩一个角色扮演游戏,每个小朋友都是小小管家,你要负责保持你的区域的整洁哦。”

(2)互评互助:鼓励幼儿相互评价彼此的整理成果,并给予建议和帮助。

5. 小结反思

(1)集体分享:“好了,小朋友们,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成果。你们觉得谁的整理做得最好?为什么?”

(2)情感强化:“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整理物品,我们的教室变得更整洁了,找东西也更方便了。希望大家在家里也能做一个爱整理的好孩子哦!”

五、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今天回家后,请小朋友们帮助爸爸妈妈整理一下你们的'房间,可以是书架也可以是玩具箱,拍照或画画记录下你的成果,明天带到幼儿园和大家分享。”

六、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整体顺利,幼儿参与度高,兴趣浓厚。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的形式,大多数幼儿掌握了基本的整理方法和技能,并表现出较强的学习热情。但也发现部分幼儿在操作时缺乏耐心,容易分心,说明今后还需加强注意力集中能力的培养。此外,对于整理的理解程度不一,后续应设计更多层次分明的活动,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求。

中班《我会整理》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开展“探索与实践”活动,完成第8~9题,并对本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与反思”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或通过画线段图进一步探索、体会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培养学生创造性。

2、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反思本单元的学习情况,并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恰当的。

4、学会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方面、情感与态度方面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对自己作出恰如其分的。

教学资源: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探索与实践

1、提问: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什么?

你能举个这样的例子吗?

2、探索: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证明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联系分数的意义。

(2)画图理解。

(3)运用商不变的规律。

3、实践:分析讨论第9题。

(1)出示第9题,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讨论:怎么判断他们各买的是什么水果呢?

①能算出各人各买了多少千克水果吗?

②每人买水果都用的多少元钱?能算出所买水果的单价吗?

③根据算出的单价,能判断出各人买的是什么水果吗?

4、。

二、与反思

1、在学习分数除法这个单元的`知识时,你。

(1)能积极探索计算方法,并和同学交流吗?

(2)能正确计算吗?

(3)能联系学过的知识,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吗?

(4)能正确、有条理地说明解题的思考过程吗?

2、你认为自己在上面的这几个方面中,哪些方面比较好,哪些地方还需要努力?

三、作业:写一份本单元的反思。

中班《我会整理》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激发幼儿乐于整理的情感。

2. 技能目标:教会幼儿基本的整理物品的方法和技巧。

3.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整理物品的重要性,认识常见的日用品并知道其放置位置。

二、教学准备

1. 教室准备:确保教室内物品摆放杂乱,包括玩具、书籍、画笔等。

2. 材料准备:准备好标记卡片、收纳箱,以及用于分类的不同颜色或形状的标签。

3. 幼儿准备:提前通知家长,鼓励幼儿在家中尝试简单的整理活动。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话题(5分钟)

(1)教师活动:通过讲故事或观看一段有关“整理”的动画视频,引起幼儿对整理的兴趣。

(2)幼儿活动:听故事或观看视频,理解整理的概念。

(3)教师引导:询问幼儿对整理有什么看法,为什么我们需要整理。

2. 讨论整理的.意义(10分钟)

(1)教师活动:展示杂乱无章的教室图片,询问幼儿感受,引导幼儿讨论如果不整理会有什么后果。

(2)幼儿活动:表达自己对杂乱环境的感受,参与讨论。

(3)教师引导:总结幼儿的讨论,明确整理带来的好处,如快速找到玩具、保持环境美观等。

3. 实践整理(15分钟)

(1)教师活动:示范如何整理书籍、玩具等物品,讲解使用收纳箱和分类标签的方法。

(2)幼儿活动:按照教师的示范,分组进行整理活动,尝试将不同的物品归类放置。

(3)教师引导:在活动中提供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遇到的困难,鼓励幼儿互帮互助。

4. 回顾总结(5分钟)

(1)教师活动: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肯定幼儿的努力和成果。

(2)幼儿活动:分享自己的整理经验,讨论今后如何保持整理的习惯。

(3)教师引导:强调整理的长期性和日常性,鼓励幼儿在家中也应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整体上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整理活动。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整理物品的基本方法,而且在讨论中意识到了整理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幼儿在整理时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活动过程中增加了更多互动元素,如设置小比赛,看哪一组整理得又快又好,有效提升了幼儿的参与度和集中度。

另外,我注意到虽然幼儿愿意整理,但在具体操作上还缺乏经验,不太会分类。因此,我在后续指导中更注重于对分类技巧的具体讲解和演示,以帮助幼儿掌握更高效的整理方法。

最后,我意识到除了在学校教授整理技巧外,还需要家庭的日常配合。家园共育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因此,我计划在下次家长会时,与家长分享教学内容,提供家庭整理的小贴士,鼓励家长在家中创造机会,让孩子实践在学校学到的整理技能。

总体来说,这次教学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也为今后类似习惯养成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我将根据幼儿的反馈和成长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

中班《我会整理》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知道要保持房间和自己用的物品的整齐。

2、学习整理自己的房间,能按物品的种类有序的摆放物品。

活动重点:

知道要保持房间和自己用的物品的整齐。

学习整理自己的房间,能按物品的种类有序的摆放物品。

活动准备:

1、请家长提供幼儿房间的照片。

2、练习册。

3、故意弄乱教室。

活动过程:

一、通过讨论进入活动主题。

1、师:你有自己的小房间吗?你的房间里都有什么?

2、师:爸爸妈妈的房间里有什么呢?

3、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二、教师出示照片,让幼儿猜猜这些分别是谁房间的照片。

1、教师:猜猜这是谁的房间?照片上的房间让你有什么感受?

2、幼儿猜测并回答。

3、教师小结:照片中的房间有的比较凌乱,有的比较整齐。

三、引导幼儿讨论使房间干净整齐的方法。

1、教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房间整整齐齐的呢?

2、幼儿交流讨论。

3、请房间整洁的幼儿说说自己或父母整理房间的经验,如按照物品的归类,将物品有序地摆放在相对固定的位置上等。

四、让幼儿学习按照有序的方法收拾教室里的用品。

1、教师:你们看,我们的教室很乱,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收拾教室吧!

2、幼儿开始动手分区域收拾教室。

五、幼儿间交流将教室收拾整齐的方法。

教师:现在你们自己动手整理了教室,也把原本凌乱的教室整理得整整齐齐了,你能从中找到整理教师的好方法吗?谁能来说一说?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一下呢?

师、幼小结:按物品的用法、材质等归类摆放好。

六、介绍练习册的操作方法。

1、教师:在我们练习册的第六页有一个“我会整理”的.练习题,需要小朋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打分噢!看看你能为自己打几分呢!

2、教师:首先看看自己会做哪些事?是不是每天都在做呢?还是今天做了,明天又不做呢?

3、教师小结:整理不是一天的事,我们只有每天都在整理,时时在整理才能让我们的教室、寝室,我们自己的小房间整整齐齐的。

中班《我会整理》教案 篇10

活动设计背景

最近发现孩子们的物品到处乱放,水彩笔和书还有孩子们带的帽子、围巾、手套的都堆在一个柜子里,拿的时候很乱。因此设计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用途分类,并根据物品的共同特征设计标记。

2、学习有条理地收拾、整理物品,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按物体的用途进行分类,(重点)并尝试设计标记(难点)

活动准备

1、事物、玩具、服饰三大类物品的图片若干

2、三个颜色不一样的盒子;幼儿人手一张白纸和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豆豆家里的东西可真多,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

各种物品的图片,幼儿说出物品的名称。

豆豆不会整理,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该怎么整理呢?

二、物品分类

整理就是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哪些属于是同一类的?

幼儿将图片根据用处分成3类

说说这些物品有什么用处,属于什么类别?

幼儿把将整理好的物品图片摆放到3个盒子里。

三、给物品作标记

今天,我们帮豆豆家里吃的、玩的、穿的都整理好了,那怎样让

豆豆知道盒子里装着什么呢?

如果盒子里装着吃的东西,可以画什么标记?

都是玩的怎么画标记?

有什么标记一看就知道是穿的东西?

请幼儿自选一种物品,发挥创造想象,画出标记图,并把标记贴到相应的盒子上。

四、幼儿标记展示

幼儿互相欣赏同伴设计的标记,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选材上贴近幼儿的生活,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处于游戏的状态,很兴奋,因此上课时我事先设计了情境帮豆豆整理家。我先让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让幼儿动手操作。通过小朋友亲自参与整理,让他们体验到有效整理物品,感受有序地进行整理的成功感和快乐感。通过活动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加强训练,在今后的教学中在这发面我要都笑功夫。